富士康IPO背后的资本市场新动向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富士康IPO背后的资源市场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克日,富士康股份首发申请获发审会审核通过,拿到上岸A股市场的通行证。仔细的人们发现,这一事务背后,一些新转变正在我国资源市场悄然发生。
动向一:108个问题面面俱到 从严审核将是常态
只管市场各方以为,无论是在规模体量照旧在企业质量上,富士康股份都切合优质企业的标的,然而,从已经披露的信息上看,正是这样一个企业,反而面临着越发严酷的审核。
记者相识到,审核职员先后多次向富士康股份及保荐机构中金公司提出反馈意见,合计到达108个问题,内容从股权结构重组刷新到企业主业现状及转型生长偏向,从富士康股份与鸿海细密内部其他子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到其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生意营业,从税赋、资产欠债率等财政问题到客户订单转接等生产问题,甚至连富士康股份对于员工的权益掩护等问题也在清单之中。
有业内人士体现,现在过会的企业被问及四五十个问题是常有的事情,也遇上过被问六七十个的,但像富士康股份这样被问及上百个问题的情形实属有数。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从严审核已经常态化。面临IPO的严酷审核,每个月都有不少企业自动撤回申请,也有一些企业因无法实时反馈审核职员提出的问题而一直延伸排队时间。
动向二:“堰塞湖”问题缓解 IPO审核周期大大缩短
富士康股份的快速过会让IPO审核周期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记者注重到,曾经困扰市场的IPO“堰塞湖”问题已经获得有用缓解,正常企业从申报质推测上发审会的平均周期已经从已往的两三年缩短到6个月左右。
IPO“堰塞湖”一度被以为是A股市场一个难题,漫长的排队时间甚至可能让一些企业“熬死”在上市路上。
然而,事情正悄然发生转变。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排队期待IPO审核的企业中,在2017年1月1日之条件交申请的企业已经从两年前的800多家降到100家左右。
另据相识,现在发审会已经排到了在2017年9月递交IPO申请的企业。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以为,在IPO审核周期整体大幅缩短的情形下,富士康股份准备事情又做得充实到位,有利于提高审核效率,在“法式不少、尺度未降”的情形下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
动向三: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让更多优质企业留在A股
此次富士康股份招股书中有一句话受到关注:“阻止本招股说明书出具之日,公司一连谋划时间未满3年,公司已就前述情形向有权部门申请宽免”。
这一宽免的依据来自《首次果真刊行股票并上市治理措施》。该措施第九条划定,刊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后,一连谋划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
现实上,据记者相识,此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凭证此条款,在获得宽免之后乐成登录A股市场。富士康股份并非第一家。
“这些年来,A股市场的刊行上市制度一直都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点是稳固的。”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说:“此次富士康股份能够获得宽免,又让人们看到了一点转变:在迈向高质量生长的新时代配景下,怎样让更多优质企业留在A股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羁系层思量的一个重点。”
不外,据记者相识,在这个“拥抱”的历程中,不会泛起大批概略量优质企业集中上市的情形,事实稳步推进是基础。
事实上,怎样争取更多优质上市资源,一直是各国资源市场之间强烈竞争的一个要害点。作为全球高端制造业的一个代表,富士康股份的上市历程让人们看到了A股拥抱优质企业的刻意,也让投资者有更多时机分享优质企业的生长效果。
责任编辑: 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