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人民币及相关产品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李瑞勇
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主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中外洋汇生意营业中央暨天下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央(以下简称“生意营业中央”)建设25年来,在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刷新开放、服务汇率利率形成机制刷新、钱币政策传导和宏观审慎治理等方面施展着日益主要的作用。
中外洋汇生意营业中央副总裁李瑞勇克日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体现,在新时代刷新开放中,生意营业中央将切记使命,掌握全球市场加速融合、金融科技加速创新的历史机缘,落实好银行间市场扩大开放各项行动,向实现全球人民币及相关产物生意营业主平台和订价中央的战略目的一直迈进。
《金融时报》记者:2019年是新中国建设70周年,生意营业中央从建设至今也走过了25个年头。25年间,生意营业中央的角色和使命履历了哪些生长转变?
李瑞勇:中外洋汇生意营业中央建设于1994年。在这25年银行间市场的建设历程中,生意营业中央始终遵照我国金融刷新生长的顶层设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市场刷新生长的蹊径、目的、政策,听从和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生长的大局,时刻令自己的角色和使命与金融刷新的偏向、节奏保持高度一致。
1993年,我外洋汇治理体制和利率系统发生重大厘革。为服务于外汇治理体制刷新,中外洋汇生意营业中央在1994年应运而生,标志着天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起源建设。1996年,为解决其时银行同业拆借中泛起的违规拆借、使用拆借资金投资股票房地产等问题,凭证国务院统一部署,在生意营业中央基础上建设天下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央。1997年,为解决银行资金通过生意营业所债券市场违规流入股市问题,决议通过天下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央举行回购和现券生意营业,由此形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这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我国汇率和利率市场化刷新奠基了基础。
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刷新历程加速,市场风险治理需求上升,生意营业中央起劲推动了银行间衍生品市场生长壮大。2009年以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法式加速,生意营业中央凭证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稳步扩大市场开放。2013年以来,利率市场化取得要害性希望,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意营业中央划分于2013年、2016年肩负起利率订价自律、外汇市场自律秘书处事情,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康健生长。
在人民银行向导下,我国银行间市场经由25年生长已成为支持我国汇率利率形成机制刷新、钱币政策传导和宏观审慎治理的基础平台,在促进经济金融刷新开放、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均施展着日益主要的作用。在这一生长历程中,生意营业中央切记自身使命,起劲建成了境内人民币及相关产物生意营业主平台和订价中央。
《金融时报》记者:银行间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门,其生长转变是我国金融市场浓墨重彩的一笔。生意营业中央在推动银行间市场生长壮大历程中施展了怎样的主要作用?举行了哪些刷新创新?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李瑞勇:生意营业中央的主要职能是为银行间钱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的现货及衍生产物提供生意营业、生意营业后处置赏罚以及信息、基准、培训等服务。在推动银行间市场生长中,生意营业中央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服务钱币政策传导与宏观审慎羁系,助力形成我国金融市场全方位对外开放名堂;一直富重利率、汇率等银行间基准系统,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刷新和利率市场化刷新等金融刷新方面施展基础性作用;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间市场生长模式;实时为市场提供风险预警、为市场加入者化解风险提供解决方案等。
在25年的创业与奋斗中,生意营业中央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生长的第一动力。近年来,生意营业中央起劲响应市场成员需求,着力推进产物创新、机制创新和手艺创新,增强市场生长动能。
在产物创新上,进一步完善衍生产物序列,推出人民币外汇期权组合生意营业;推出多个外币利率产物和外币拆借报价行营业,宣布境内美元同业拆放参考利率;推出到期违约债匿名拍卖机制、回购违约担保品处置营业,加大市场化方式提防化解金融风险的力度;创新宣布“CFETS-BOC生意营业型债券指数”并创设指数产物。
在机制创新上,先后推出C-trade系列和X-trade系列尺度化生意营业,缔造性地生长了传统的场外生意营业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经由一直完善,C-trade已成为外汇衍生品市场主导性生意营业模式,市场占比凌驾50%;X-trade市场的加入度和市场份额也稳步提高。
在手艺创新上,自建设之初就坚持以电子平台为载体,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前沿系统基础上,坚韧不拔地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焦点手艺的、笼罩本外币市场和生意营业前中后全流程营业的电子服务系统。去年,生意营业中央新一代外汇生意营业平台已整体上线,今年6月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本币生意营业系统现券生意营业功效上线。
通过25年的刷新创新,银行间市场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实验流动性治理、资产欠债治理、投资生意营业治理及市场风险治理的基础场所,生意营业中央也实现了跨越式生长,成为境内人民币及相关产物生意营业主平台和订价中央。详细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银行间市场规模迅速增添。1994年建设以来,银行间市场生意营业量的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19年1至7月,银行间市场累计成交到达850万亿元,同比增添27%,在我国主要金融市场系统中的生意营业量占比凌驾70%。阻止2019年6月末,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规模凌驾92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二是投资者队伍快速壮大。服务工具从以银行为主扩展到笼罩所有类型金融机构,在进一步便利海内金融机构的同时最先服务全球投资者。阻止2019年7月末,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到达27492家,比1996年增添300多倍;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到达693家,比1994年增添128%。
三是产物和市场服务序列日臻完善。产物系统从初期的外汇即期逐步扩展至利率、汇率、信用三大种别,包罗现货、远期、掉期、期权等20多个产物系列;服务序列从生意营业组织向刊行、生意营业后处置赏罚、市场监测与自律等上下游延伸;生意营业机制从集中竞价模式拓展至场外生意营业(OTC)模式,并陆续在本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开发了尺度化生意营业机制。
四是基准系统逐渐富厚。现在已形成包罗人民币汇率中央价、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回购定盘利率、债券实时/收盘收益率曲线等在内的基准指标系统,涵盖基准指标、曲线类指标、产物估值、指数类指标等四大类细分指标。
《金融时报》记者:随着我国银行间市场的生长壮大,其在推动汇率和利率市场化刷新、钱币政策传导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施展了怎样的作用?下一步,生意营业中央将怎样更好地施展作用?
李瑞勇:对汇率市场化刷新来说,1994年统一的天下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奠基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为结售汇制度推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推动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顺遂实现,也为外汇体制的进一步刷新提供了市场基础。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启感人民币汇率刷新,生意营业中央从2006年起正式受权宣布人民币汇率中央价。2017年5月,在中央价报价模子中新增“逆周期因子”,以适度对冲市场顺周期因素,使中央价越发充实地反映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因素。在此历程中,生意营业中央一直升级生意营业系统,增添生意营业产物,完善生意营业机制,延伸生意营业时间,宣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增强市场监测,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一直完善提供周全的配套支持。
我国利率市场化刷新也是从银行间市场起步。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作废同业拆借利率上限治理,由拆借双方凭证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标志着利率市场化刷新迈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1997年推出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生意营业也承袭市场化原则,利率完全随行就市。2006年,人民银行组织构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为种种金融产物生意营业订价施展基准作用,生意营业中央肩负了盘算和宣布事情。此外,为配合利率市场化刷新历程,服务金融机构营业转型,2013年尾和2015年中同业存单营业和大额存单营业先后启动,生意营业中央提供同业存单的刊行、生意营业功效并作为大额存单人民银行指定的第三方刊行生意营业平台。
现实上,生意营业中央不仅为焦点金融要素市场刷新提供全方位服务,也肩负着为支持钱币政策操作传导和宏观审慎治理提供基础平台的职责。银行间市场依托电子平台为市场加入者提供订价、生意营业、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指导市场预期、落实宏观调控部署、传导钱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平台。
对实体经济来说,生意营业中央现在虽然并不直接提供服务,但却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行或缺的主要环节,通过资助及格投资者实现钱币资金在差异币种、差异资产、差异地域、差异机构、差异限期优势险可控的高效设置,为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主要保障。
下一步,生意营业中央将凭证人民银行统一部署,落实各项刷新措施,进一步服务汇率及利率市场化刷新、钱币政策传导和宏观审慎治理,加大市场化方式提防化解金融风险的力度,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法式加速。银行间市场在对外开放中也迈出了坚实的法式,尤其是债券通的开通,成为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扩大开放是怎样影响我国银行间市场生长的?未来还将有怎样的开放行动?
李瑞勇:从本世纪初最先,生意营业中央就加速了对外开放法式。2008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特殊是人民币跨境使用历程加速极大促进了银行间市场的开放。现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已经实现全方位、多条理的开放,不仅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钱币市场和衍生品市场都已全方位开放,而且现货、远期、掉期、期权等种种产物也都全口径开放。
扩大开放对我国银行间市场的生长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是银行间市场服务规模扩大。我国银行间市场现在直接为全球6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域的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阻止2019年7月尾,银行间外汇和本币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划分到达100家和2087家,占外汇和本币市场投资者总数的14%和8%。
二是市场生长获得新动能。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法式加速,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和吸引力一直增强,境外机构在我国银行间市场的加入度一连提高。近期,随着彭博宣布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境外投资者的入市数目和生意营业活跃度呈快速上涨势头,市场生长动能进一步增强。
三是生意营业中央国际影响力得以提升。在市场对外开放的历程中,生意营业中央从制度、模式和尺度的学习者和追随者,逐步生长为偕行者和引领者。例如在手艺领域,生意营业中央体例了《银行间市场营业数据交流协议》(IMIX)等三项金融行业尺度,在市场生意营业全流程和市场成员间获得周全应用。2016年,以该协议为基础开发的两项报文由ISO 20022 RA正式注册和宣布,是国际尺度组织首次宣布中国金融领域的相关报文。
四是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理念和实验方案。以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为例,债券通从入市、生意营业、托管、结算到羁系等多个环节举行了全方位创新,不仅为全球规模内的国际投资者架起了一座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桥梁,也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理念和实验方案。
在新时代刷新开放中,生意营业中央将切记使命,掌握全球市场加速融合、金融科技加速创新的历史机缘,落实好银行间市场扩大开放各项行动,一直提升服务国际投资者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支持上海建设成为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设置和风险治理中央,向实现全球人民币及相关产物生意营业主平台和订价中央的战略目的一直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