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成交折价率连续收窄
泉源:中国证券报 | 宣布时间:2010年05月20日 11:07 | 作者:李若馨
□本报记者 李若馨
相比近期震荡下行的大盘,最近一个月来的大宗生意营业市场却泛起买盘起劲的情形。从成友好况来看,不仅泛起了卖方惜售,从4月23日至今的4周多的时间里,大宗生意营业市场上的股权成交折价率泛起环比递减的情形。4月19日-23日,大宗生意营业成交额相对于当日的收盘价整体折价率为6.49%,而上周两市大宗生意营业平台的成交折价率则收窄至2.73%,收窄了3.76个百分点。
多家蓝筹溢价成交
中国证券报记者比对了近1个月来的大宗生意营业成交纪录,生意营业折价率环比收窄态势相当显着。4月19日-23日大宗生意营业的周加权平均折价率为6.49%,这一数字到了4月26日-30日则收窄至4.97%,5月4日-7日则进一步收窄至4.3%,到了上周,大宗生意营业的周加权平均折价水平则减至2.73%。
与整体折价率收窄相对应的,自上周以来,大宗生意营业的成交纪录之中还泛起了不少溢价成交的个案。5月10日,就有资金以10.08元/股的价钱购置了亿阳信通(600289)33.44万股,相比公司当日9.16元/股的收盘价,溢价幅度高达10.04%。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蓝筹股都在近期在大宗生意营业平台上溢价成交。5月14日,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大街证券营业部通过大宗生意营业平台以每股21.63元的价钱购入中信证券(600030)40.37万股,溢价率为1.98%。中国南车(601766)同日也以溢价0.19%的价钱在大宗生意营业平台成交了50万股。此外,贵州茅台(600519)、紫金矿业(601899)、中国石油(601857)近期都在大宗生意营业平台实现溢价生意,溢价幅度划分为0.37%、0.36%和0.36%。而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和中国联通(600050)也在近期的大宗生意营业平台上以与当日收盘价持平的价位成交了多笔生意营业。
昨日最新的大宗生意营业纪录显示,共计4笔生意营业中,大唐发电(601991)和中信证券(600030)的大宗生意营业成交价均与当日的收盘价持平。
卖方惜售
折价率一连收窄后,大宗生意营业平台在5月17日爆出了“零”成交。现实上,最近大宗生意营业的成交就一直十分清淡。不仅周一没能笼络出一笔生意营业,周二也只有商业城(600306)一笔500万股的成交纪录,总成交金额为5095万元。昨天,成交纪录才升至4笔。
虽然笼络成交的低迷,场外却有不少机构伺机通过大宗生意营业平台购入部门上市公司股权。18日,共有7笔大宗生意营业意向申报信息,资金有意购入中孚实业(600595)、交通银行(601328)、雅戈尔(600177)、江淮汽车(600418)、江中药业(600750)、华胜天成(600410)和鹏博士(600804)7家公司各100万股,惋惜的是当天未能笼络成交。19日,龙净环保(600388)、新农开发(600359)、招商银行(600036)也最先吸引资金在大宗生意营业平台吸筹,但均未成交。
这似乎意味着,在现在的价位之下,买方的兴致似乎要高于卖方。
“大宗生意营业的成交折价率体现了机构投资者对后市的判断,现在来看应该是释放了一些乐观的信号吧。”日信证券剖析师徐海洋体现,大宗生意营业的成交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未来A股市场的乐观情绪,但从现在的成友好况(包罗涉及上市公司、溢价幅度和总成交金额和成交股份数)来看,近期的多笔溢价成交并不能成为A股见底的充实佐证。徐海洋进一步举例,类似贵州茅台这样的高价股,其在二级市场的生意营业自己就并不活跃,机构投资者有意购入如选择在二级市场直接增持很可能造成股价的颠簸,这时,大宗生意营业平台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文档附件:
·1月份大宗生意营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02-04 08:21)
·1月大宗生意营业成交逾200亿元 QFII大本营脱手75次 (02-01 05:30)
·6只A股大宗生意营业以跌停价成交 (01-30 09:17)
·逾七成个股大宗生意营业过万万 金螳螂带头吸金逾3亿 (01-30 06:29)
·上周大宗生意营业成交52亿元 广发证券居首 (01-29 06:06)
·朱伟一:大宗生意营业这把剑…… (01-28 06:48)
·机构大宗生意营业溢价买5亿元300ETF (01-28 05:08)
·39只蓝筹股现身大宗生意营业平台 (01-25 07:08)
·大宗生意营业又现大规模平价生意营业 (01-23 09:33)
·沪深两市昨日大宗成交12.92亿 (01-22 08:36)
频道要闻
全景网特色内容
热门专题
48小时博客热贴
点击进入博客》
论坛英华
点击进入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