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企入股中远中海系上市公司 意在推进股权多元化
12月28日晚间,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中海科技相继通告,控股股东拟向中国诚通、武钢整体、中船整体、国开投、国新投资等多家央企无偿划转国有股份。
◎每经记者 刘灿邦
在中远中海系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重组方案后不久,这些公司又迎来股权变换。
12月28日晚间,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中海科技相继通告,控股股东拟向中国诚通、武钢整体、中船整体、国开投、国新投资等多家央企无偿划转国有股份。
多位受访人士体现,虽然入股央企与上市公司之间或多或少在营业层面存在关联,但由于入股之后并不影响原来大股东的职位,对上市公司营业也很难发生影响。“国资委希望央企实现股权多元化,以是就划转了一些股权给其他央企,这是基本的目的。”一位研究人士说道。
《逐日经济新闻》记者注重到,加入此次划转的央企包罗中国诚通,而《证券日报》曾报道,中国诚通有望进入第二批央企刷新试点,试点偏向为国有资源投资、运营公司。但记者未就上述事情与中国诚通取得联系。
对现有营业影响不大
2014年10月,中海生长曾宣布通告,控股股东中海整体将持有的中海生长4.17%股权无偿划转给武钢整体,同时武钢整体将其持有的武钢股份2.97%股权无偿划转给中海整体。这被以为将有力地推动双方举行恒久条约的签署和执行。
中国远洋12月28日晚间通告,中远整体拟划分将其持有的中国远洋3%、2.45%、2%的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诚通的下属公司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诚通)、武钢整体以及中船整体。
中海科技当晚通告,上海船研所拟将其持有的中海科技4%股权无偿划转给北京诚通;中海集运亦通告,中国海运拟划分将其持有的中海集运3.33%、4%股权无偿划转给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及国新投资有限公司。
记者梳剃头现,武钢整体、中船整体的身份划分为货主和船厂,中国诚通营业规模则涵盖物流、仓储等,三家公司与中国远洋均存在一定的营业关联,那么持有股份之后是否会利于营业上更好的相助呢?
一位研究人士体现,入股之后对中国远洋的营业影响并不会特殊大。没须要对入股之后可能对公司营业发生的影响举行太过解读。
中海科技人士亦体现,这是通俗的无偿划转,不会有太大影响。“划转之后,上海船研所仍是大股东,且大股东还宣布了增持妄想,现在还没有增持完。”另外,中海科技尚未与中国诚通有其他相助。
完善央企股权多元化
从股权划转效果来看,多家央企入股之后,国资委仍为这些上市公司的现实控制人,既然营业上影响不大,那么划转的目的是什么呢?
“国资委希望央企实现股权多元化,就划转一些股权给其他央企,这是基本的目的。”另外一位研究人士向记者体现,虽然从现实控制人角度,举行股权划转并无太大意义,可是通过挑选一些具有相关性的企业举行入股将提高股权的多元性。
“中国诚通和国新投资这两家公司是国资委下属的资源投资平台公司,国资委希望让两家公司施展一些作用,好比可以持有一些公司的股权。”一位不愿签字的人士向记者说道。
对于这种说法,上述研究人士增补道,此前就有传言中国诚通将进入之后的央企刷新试点名单中,试点内容就是资源投资平台,模式与新加坡的淡马锡类似。“资源投资平台就是公司不再做实体营业,谋齐整些公司的股权就行。”
中国诚通下属企业包罗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中国纸业投资总公司等。如凭证资源投资平台模式,是否意味着现有营业可能被剥离?上述研究人士以为,资源投资平台并纷歧定意味着将现有营业剥离,也有可能拿出一部门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原来持有的下属企业股权逐步变少一点,甚至从控股职位变为参股职位,让其他谋划治理能力强的企业来治理。
